> 近年来,江门财政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全面实行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借助会计电算化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平台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打造“玻璃钱柜”,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一、以改革为契机,构建“大集中”监管模式。全面推进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逐步扩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范围,截止目前,市级累计改革单位已达208家,基本实现了市一级预算单位100%纳入财务信息集中监管改革范围。此外,积极推动我市所辖市区实施区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在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集中”模式的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
二、以数据为依托,全面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一是按照“实事求是”原则,稳步推进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建设,通过统一会计科目体系,既满足了改革单位的会计核算需求,又规范了预算单财务管理,制约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违法违纪的现象,减少单位打“擦边球”的机会。二是依托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对纳入财务集中监管平台的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预算单位按时完成和做好本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并将按要求完成会计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工作作为单位绩效管理考评项目之一。同时,实现预算单位会计信息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的自动比对、纠错,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分析预算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上的问题,帮助预算单位做好整改,大大提升财务管理督查效率。三是利用系统的分析功能,探索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状况、收支情况以及现金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平台数据管理提供有利的数据基础和生动案例。
三、以培训为抓手,着力提升系统操作水平。一是普及常规化培训。详细制订培训计划和教程,举办5期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财务核算和系统操作培训班,使财务人员熟悉掌握财务核算及系统操作,以点带面,为推行财务监管系统提供强有力保证。二是加强“一对一”服务。由江门财政信息技术人员与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组建服务团队,设立电话和网络沟通平台,对各预算单位进行“贴身”服务,及时解决财务处理方面的问题。此外,还将按要求完成会计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工作作为单位绩效管理考评项目之一,倒逼各预算单位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